查看原文
其他

2020高三作文训练之“五味调和,共存相生”(审题+佳作+评点+下水+课件)

幽兰随笔 湘语文 2022-04-30


导读

新学年开始,我们将继续推送各校月考作文导写资料。本期内容为谷幽兰老师提供的岳阳市十五中高三作文训练讲评资料。

可结合之前推送的《2020届高三作文:中国“和文化”作文课件与素材积累》,并提供精品课件下载(对话框回复关键词“和文化”即可获得下载地址)。

原题呈现

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目

根据以下材料,选取角度,自拟题目,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;除诗歌外,文体自选。

物各有性,水至淡,盐得味。水加水还是水,盐加盐还是盐。酸甜苦辣咸,五味调和,共存相生,百味纷呈。物如此,事犹是,人亦然。


来自公众号幽兰随笔


审题指导

 

材料由四句话构成。

第一句话,有观点“物各有性”,有论据,至淡之“水”和得味之“盐”,由此证明了“物各有性”这一生活常识。

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构成对比。将水、盐同物简单叠加,味道单一,和百味调各,各味纷呈的丰富,两种生活现象进行比照,意在提示材料的核心内涵:在肯定“物各有性”的基础上,更加强调事物之间共存相生的关系,从而达到“和而不同”的境界。

最后一句话由“物”及“事”至“人”,联想升级,突出物性的普适性,启示考生的思维应该由具体到抽象,由感性到理性,进行发散性思维,在立意方向上进一步拓展了考生的思维空间,进而谋篇成文。


明确立意

 

此题的关键词是两个:一个是“和”,人人都乐于接受而向往的境界;另一个是“不同”,那是世界本来的样子。认同“和”与“不同”可以并存相生,才是认识自我,认识自然,认识社会的正道。这便是此题目的核心内涵。

易犯的错误:单一的论述保持个性,或单一的论述追求和谐,都属于偏离题意。


素材提示

 

1.《百喻经·愚人食盐》——昔有愚人,至于他家。主人与食,嫌淡无味。主人闻已,更为益盐。既得盐美,便自念言:“所以美者,缘有盐故。少有尚尔,况复多也?”愚人无智,便空食盐。盐已口爽,返为其患。

只有菜没有盐无味,单一的盐败坏口味,调和才成美味。

2.巴德·舒尔伯格的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》——人的一生中,不仅需要母亲的力量——热情的鼓励、赞扬,还需要父亲的力量——严格要求、警告鞭策。热情地鼓励、赞扬使人自信,而一味只听到赞扬、肯定,容易使人逐渐变得自以为是,是非不分以至走上错误的道路,所以只有这两种爱同时存在,人才可以健康、顺利地成长。

3. 百家争鸣——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。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,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,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,招贤纳士,春秋五霸、战国四君子,尽显风流,快速推动了社会发展。"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"在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,至此儒学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,至清朝末年,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瓜分的羔羊。

4.世界大同——人类学家、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,有过四句话: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与共,世界大同。

他讲的意思是世界上的各种文化,都有其长处,“各美其美”,是指首先要看到自己文化的长处,不自卑、不失重,不妄自菲薄。“美人其美”,是说光看到自己文化的长处还不够,还要看别人文化的长处。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有其长处,是不言而喻的,问题是能否看到并且承认其长处。各种文化的优长,彼此互赏、相互吸收,众美和合,就是“美美与共”。如此的结果,“世界大同”并非不可以期待。

5.中国的改革开放,一带一路,一国两制,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基本国策及发展理念。



教师示范

差异与和解

谷幽兰


这个世界有差异,这是世界本来的样子,但差异不必然发展为冲突,冲突不必然变成你死我活,而是可以“和而解”的。

丑小鸭在鸭群里是异类,受尽了排斥欺凌,幸亏它没有因为自已没能长得像鸭而自卑寻短,也没有想尽办法去整容以求成为一只中规中矩的鸭,不然世上就夭折了一只纯种的天鹅,少了一道靓丽的风景。童话让人类警醒,若我们人类处事待人,事事只求单一纯正,人人都须整齐划一,那该会摧残多少秀林之木,湍平多少高岸之堆?

廉颇容不下蔺相如,出身卑贱者与出身高贵者怎能并肩朝堂?凭口舌立功怎可与真刀真枪上战场与敌人短兵相接立功相提并论?蔺相如心甘情愿谦让廉颇——“秦所以畏赵者,徒以吾两人在也。”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大前提下,两人达成了共识,于是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,千古流芳。

人与人相交要开放包容,才有可能追求到“刎颈之交”的高层境界,治国之道亦如此,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,许多领域就几乎追上了超级大国几百年的发展历程,新四大发明成为时代中国的新名片,让世界惊呼赞叹“沉睡的雄狮苏醒了!”积弱积贫的面貌在时代浪潮的飞沫中灰飞烟灭,待从头,收拾旧山河,港澳陆续归,显示时代中国的实力,一国两制,显示时代中国的胸怀。在上百年耻辱的低头任宰割的伤痛中,中国人是实实在在学会了开放交流。历史的教训还应时时铭记。——"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"在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,至此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,至清朝末年,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瓜分的羔羊。

闭关锁国,妄自尊大,使民族之航船偏离了正确的航道,一度搁浅甚至颠覆。

国家的健康成长需要容纳不同的声音,个体的健康成长何尝不是这样。巴德·舒尔伯格的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》一文中让我们悟出成长的真理:人的一生中,不仅需要母亲的力量——热情的鼓励、赞扬,还需要父亲的力量——严格要求、警告鞭策。热情的鼓励、赞扬使人自信,而一味只听到赞扬、肯定,容易使人逐渐变得自以为是,是非不分以至走上错误的道路,所以只有这两种爱同时存在,人才可以健康、顺利地成长。

水加水还是水,盐加盐还是盐。酸甜苦辣咸,五味调和,共存相生,百味纷呈。这就是单一与丰富,差异与和解,智者,你应该懂得该怎么选!


考场佳作


物各有性,共存相生

368班  许 多


烹饪时加盐,可以增加其味道,喝粥时可以加糖,吃面食可以加辣椒、醋,酸甜苦辣咸,看似互相冲突,但却可以共存相生。

物如此,事由是,人亦然。(过渡极好)

人与人之间交往,应和而不同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,性格不同的人却还是可以处得很好,这是为什么呢?是因为他们可以互相融合自己的性格,但也会保持自己的个性,这是可以共存的。就比如你会看到身边有那种两个很要好的闺蜜,一个很温柔文静,一个大大咧咧呢,可能会想到这样的人怎么会玩(注意保持使用书面语)在一起的,其实他们是为对方做出了改变(此一说有违“不同”这一关键词);那个文静的人,可能为了她而去变,做很多勇敢的事,而那个大大咧咧的人也会为了她变得很细心,然后她们会互相交融,但又保持了自己的个性(这是一段无效解说,论据与论点不统一)。

(教师点评:分论点极好,但是论据却不权威,分析论据的过程偏离了观点的轨道。论据提供:学过的课文《塾师老汪》,老汪与人群格格不入,甚至包括他的学生,但是老范却能接纳他,由此作者表达了人性包容之美的赞叹,自古以来就有管鲍之交的佳话,将相和的美谈。)

文化之间的交流应和而不同。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特点,而现在的文化发展趋向互相融合,成为多元化的文化,我们应吸收别国文化的精华,去其糟粕;别国也是如此,这样就做到了文化的共存相生。例如汉语正在走向世界,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监督局宣布:2019年,俄罗斯中学生将首次参加国家统一的汉语考试。据统计,俄罗斯学习汉语的人数一直在持续上升。其实,近年来汉语热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悄然兴起,如在素有“英国高考”之称的“A-LEVEL”考试中,选考汉语的学生超过选考德语的学生人数,汉语成为英国高考的第三大热门外语。不仅是汉语,我国很多独特文化都在全世界广为流传,我国也在吸收全世界文化的精华,以达到“文化各有性,却可共存相生”。

(教师点评:汉语走向世界的两个例证极详实,用数据说话,很有说服力,要是有我国也在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的实例就无懈可击了。)

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应和而不同。人若想从自然中受益,首先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。但和中又要不同,要尊重自然,爱护自然。(补上:不可一味地强求征服自然。)中国做到了,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同时,中国意识到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”所以才会有宜昌至喜长江大桥不设桥墩,为中华鲟让路的体贴(此词极妙),才会有塞罕坝荒原变林海。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进步,这都是人与自然和而不同的理念的表达,由于有所共鸣,人类才不至于过分的迷失和绕圈子,走老路;由于有所区别,人类才会有发展,物各有性,共存相生,合和而不同!

(教师点评:这是全文中最闪亮的部分,人类与自然的相处,体现了“和而不同”的哲学智慧,极妙,人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,改变了征服杀伐的狂妄,这是人类最大的进步!)

教师总评:此文堪为考场佳作,在限时的压迫中,思想从容镇定,审题非常准确,扣住两个关键词——“和”与“不同”,不偏不倚,保持分析此二者如何共存相生。思绪十分清晰,三个分论点建立极为合理,段首提出,高度概括,十分醒目。论据闪亮,有浓郁的时代气息,第一论据有所欠缺,故内容得分17分。表达准确流畅,思路清晰,但第一分论点处有口语化与书面语的冲突,故表达得分17分。发展等级取“深刻”“丰富”“有文采”,19分。

总分:17+17+19=53分


保持初心,开放交流

(教师点评:标题极好,“初心”紧扣“不同”,“开放”紧扣“和”)

368班 范景泽


改革开放41年,中国逐渐迈向世界强国之列,由此可见,追求繁荣与富足需要开放与交流,而在对外开放过程中,也需保持初心,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。(引题恰当,点题扣题,技术娴熟)

600多年前,郑和出使西洋,途经30多个国家,一路上,郑和的船队奉行“和平与公平”的政策,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,公平贸易,并将中国的建筑、绘画、雕刻、服饰等各个领域的优秀技术带到国外,而国外的民众也愿意将本国的技术和产品交给郑和,在这样的开放交流中,中国带动周边的地区、国家一起繁荣发展,由此有力的说明开放与交流是国家富强的重要动力。无论是对个人,对社会,对国家(去掉“对”字),都需要彼此交流,相互借鉴,吸取彼此的优势,这样才能使各自都在开放交流中,得到进步。

(教师点评:郑和的”和平之旅”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成就,用来证明和与不同,对接严密,极有权威,说服力强。)

每个个体都是独立存在的,所以每个个体都拥有自身的独特性。在学习他人长处的过程中。我们不能照搬适合他人的方法,(适合别人的)不一定适合自己。只有将别人的优秀方法加以改良,适合自己,才会取得进步(教师点评:体现了很好的思辨性),在国家的交流之间,中国正式将独立自主这四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,开放固然重要,但在开放过程中不能失掉了初心。别国的科技与经验不能照单全收。而应结合本国国情,将外国技术“中国化”,在保证了自身独特性的同时,又能够让技术取得快速发展。欧美国家工业起步早,科技实力雄厚,但中国仅仅花了他们一半的时间,就将多项技术发展到了可以排在世界前列(修改为:就迎头赶上,步入世界前列),甚至超过了欧美。在《大国重器》的节目中介绍的“华龙一号”“蓝军一号”等世界领先级科技产品都实现了高国产化;而中国首辆大型运输机的国产化率高达60%,这些信息说明在学习与互鉴中保持自身的独立发展是无比重要的。

(教师点评:个人与个人,国家与国家在兼收并蓄的过程中,不忘初心,保持个性,是此处的议论中心,表现了小作者极强的思辨能力,可惜论据不熟悉,分析显拖沓。)

从古至今,世界从一个分裂转化成了一个整体,从历史发展中不难看出,交流与开放是可以推动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的,交流与开放,让世界各国密不可分,合作日益紧密。习主席倡导的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志在呼吁各国对外开放,相互合作,将人类的衣食住行的水平提高档次,这样世界才会和谐,人民生活才会稳定。同样,保持初心,才能够让自己具有独特性,为了目标而努力拼搏。

(教师点评:结尾旨在首尾呼应,结构完整,强调主题,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写手。)

教师总评:此文亦是考场佳作,审题非常准确,标题十分醒目,又有时代感,紧扣住两个关键词——“和”与“不同”,不偏不倚,保持分析此二者如何共存相生。论据钩沉历史,结合现代,比较有说服力只是积累的素材有限,在论述过程中显得逐渐力不从心,进展艰难,故内容得分16分。表达符合文体要求,结构严谨,语言流畅,但是生动性不够,故表达得分16分。发展等级取“深刻”“丰富”17分。

总分:16+16+17=49分


美美与共

368班  李昕嫣


“你们看到玫瑰就说美丽,看到蛇就感到恶心,你们不知道这个世界玫瑰和蛇本是亲密的朋友,你们不知道暴风雨之夜它们是如何流血,如何相爱。”三岛由纪夫如是说。

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,物各有性,若要深究差异,你就会感到无所是从的孤独,所以要去尊重那些差异,包容差异,与其相安。

(教师点评,引论很艺术,审题很准确,论点很鲜明) 

香港,澳门有百年之久的殖民历史,中国大陆让支离的骨肉团聚,于是尊重差异,提出“一国两制,”不仅如此,那偏远的边疆,少数民族的习性与中原大不相同,国家包容其中差异,允许他们使用自己的文字,让独特文化的一支源远流长。

(修改建议:补上过渡:治国如此,文化交融亦如此)

东坡的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。”该使关西大汉拿铜琴奏唱,但十七八岁的豆蔻少女(错,豆蔻指十二三岁)却要配上洪牙拍低吟浅唱一曲“杨柳岸,晓风残月。”世界是粗犷与温柔的共同体,差异成就了世界的缤纷多彩。

独特的个性体,相处一处,免不了要出现摩擦以及无益的同化,对于这样的问题,我们要从先贤的语录中找解决的答案。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韩寒说,社会是一个大染缸,可将一块白布变成黑布,黑不可爱。可按孔子所说,团结而不勾结,尊重差异,吸收所长,为我所用。这块白布变成缤纷的彩布也未可知。近来香港出现了暴乱,被反动势力蛊惑的恶语还有昧心的金钱收买的青年学生,竟手执英美国旗游行,还毁坏五星红旗,远在德国、法国的华侨青年、留学生们则在那一边开始了反暴治乱的游行,他们说:“我们要用我们的行为告诉香港的年轻人,我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!”(教师点评:此处为无效引用),错误的勾结总会被正义拆散,中国人总会团结一致,使我们的社会更安定幸福。我们尊重差异,我们也维护共处的和谐。

明朝的中国是实力强大的国家,郑和下西洋,传播了中国的科技文化,也兼收并蓄了异国的长处,在历史上留下美谈,当今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一支力量,它维护世界和平,推出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新概念,费孝通先生说,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。美美与共,世界大同。”这正是中国所做的事业的最好的写照。在万物有差异的世界里,在文化渊源皆不相同的各大国间,遵守国际规则,维护世界和平,才是对差异的最好态度。像美国这样随意践踏条约,不尊重他国的行为,只会使得自己的经济下滑,内政混乱。

这个世界由个性而多彩,因包容而相爱!

教师总评:此文亦是考场佳作,审题非常准确,一直紧扣住两个关键词——“和”与“不同”,不偏不倚,保持分析此二者如何共存相生。开篇就夺人眼球,引用诗句哲言,恰当而新鲜,表现出作者日常的阅读积淀。论述的过程中着重关注时事,对照考题中的处世哲理,分析香港暴乱中违背求同存异的处世之道之处,发出强烈的谴责,故内容得分19分。表达符合文体要求,但是结构上有很大的漏洞,不讲究过渡转换,不提炼事例总结,没有发挥事例的最大强效果,没能使思路呈现清晰的路标,故表达得分16分。发展等级取“深刻”“丰富”17分。

总分:19+16+17=52分


作者简介:谷幽兰,原名姚嵘,中学语文高级教师,“跨世纪园丁工程”市级骨干教师,“智慧之笛”公益语文项目中心理事,市级骨干班主任。湖南省高考作文阅卷骨干教师。




声明  本文内容来自幽兰随笔,由十二公里作文制作。转载请获得作者授权,并保留此说明。





湘语文新开资源共享类公众号“语文好”

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,海量资料陆续上传





不能留言点赞 就请点下在看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